全国劳动模范汪俊:分拣场上的“冠军手”
全国劳动模范汪俊:分拣场上的“冠军手”
全国劳动模范汪俊:分拣场上的“冠军手”《中国退役军人》栏目系列报道“强国复兴,奋斗有我”今天播出人物纪实报道《从一名普通的部队(bùduì)卫生员到“全国(quánguó)模范退役军人”,他是如何做到的?》。采制:总台军事记者张建动、特约记者贾芳(jiǎfāng);播音:胡铖铖(húchéngchéng)、宋波。
邱振兴(zhènxīng),江西(jiāngxī)宜春(yíchūn)人,1974年出生,20世纪90年代初入伍到原陆军第21集团军某师,成为一名卫生员。服役期间,邱振兴爱军精武,努力学习各种医疗(yīliáo)技能,参与完成多次(cì)演训保障任务,荣立三等功2次。1994年,邱振兴退役回到家乡,凭借军人的(de)拼搏和(hé)敬业精神,创办牙科医院,经过多年的奋斗打拼和苦心经营,医院发展成为一家(yījiā)集医疗、保健、教学、科研等为一体的口腔专科医院,被多所医学院校作为实习基地。在事业发展的同时,邱振兴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和双拥工作(gōngzuò),荣获江西省“优秀志愿者”、“宜春好人”等称号,2024年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。
2024年(nián),邱振兴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
夏日的(de)江西宜春,微风和(hé)煦,波光粼粼的袁水河穿城而过。位于闹市区(nàoshìqū)的振兴(zhènxīng)口腔医院,以高超的医术水平和真诚的服务被患者交口称赞。这所民营医院的院长邱振兴是一名退役军人(jūnrén),与记者见面时,他刚刚忙完一台手术,顾不上脱下白大褂,就和记者聊起来。邱振兴个头不高、两鬓斑白,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,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的雷厉风行。邱振兴告诉记者,早在部队当(dāng)卫生员时,他就开始接触学习口腔专业。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,他的军人作风始终保持(shǐzhōngbǎochí)不变。
邱振兴:这些年,我(wǒ)凭借坚韧不拔的信心和毅力(yìlì),才把事情做好。每次想到(xiǎngdào)我是一名退役军人,我就会告诫自己不能失败。部队大熔炉的锻炼,让我成为一个坚强的人,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(dōu)能积极面对。
聊起曾经的部队生活,邱振兴一下子来了劲头,他的声音渐渐大起来,掩盖了医院里的嘈杂。他说,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退役老兵,受父亲的影响,他从小就有从军的梦想。20世纪(shìjì)90年代(niándài)初,邱振兴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色军装,前往原陆军第21集团军某师,成为一名卫生员。那时候,勤奋好学的邱振兴多次被送到军地医疗(yīliáo)部门学习医疗技术,在(zài)卫生员的岗位(gǎngwèi)上很快就能(néng)独当一面。在集团军组织的一次(yīcì)卫生员技能大赛中,强手如林,邱振兴取得第一名,荣立三等功。
邱振兴:因为我小时候身体不好,打了好多针,所以我对疼痛没那么敏感。我练习打针不像(bùxiàng)别人,别人是两个人之间相互(xiānghù)打,而我是自己给自己打,讲究“快、准、狠”。我打针比别人快很多,所以在上级(shàngjí)组织的专业比武(bǐwǔ)中取得了第一名。
1994年,邱振兴(zhènxīng)退役回到家乡宜春,有过部队卫生员经历的(de)邱振兴,打算在相关领域继续发展。为了提升专业能力,他一边依托成人学校学习,一边到广东从事相关工作,积累(jīlěi)了丰富(fēngfù)的实践经验。2001年,邱振兴萌生了创办牙科医院、为家乡人民服务(fúwù)的想法。可是,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,而是充满了艰辛。
邱振兴:主要是(shì)资金不足,我就跟设备生产厂商沟通,先垫付一部分钱,剩下的钱等我赚了(le)钱再付,在这段时间里我会按照银行利息(yínhánglìxī)一并支付。这样,医院才勉强开张,开始有四个人,后来走了两个人,他们觉得熬不住(áobúzhù)。
记者:2002年医院刚开业,不久(bùjiǔ)就遇上了非典疫情是吧?
邱振兴:是的,一开始几乎没什么病人(bìngrén),每个月的房租要一万多元。
记者(jìzhě):那时,就等于硬撑着。
邱(qiū)振兴:硬撑着。虽然医院最初的效益不好,但我坚持做到两点:第一是不裁员,我希望医生和(hé)护士来到医院后能够留下来。第二,我们要保证在疫情面前不出问题(wèntí),严格执行消毒制度。我在部队工作时就很(hěn)认真,我觉得人要有(yǒu)拼搏精神,这种精神在创业之初起了很大作用。
邱振兴(左)在聚精会神地(dì)工作
一年365天,邱(qiū)振兴基本没有休息日。不管多忙(duōmáng),只要穿上白大褂(báidàguà),邱振兴就一下子来了(le)精神。凭着军人一往无前(yīwǎngwúqián)的拼搏精神,邱振兴并没有在(zài)挫折面前退缩,他不仅要在江西宜春继续开办牙科医院,还要到外地开设牙科诊所。2004年,经过深入考察后,邱振兴只身前往江苏昆山谋求发展。借着国家经济发展、两岸经贸往来频繁的东风,经过艰辛的努力,不到(búdào)四年时间,邱振兴就在昆山创办了4个(gè)生意火爆的专科门诊。时隔多年,邱振兴回忆起当初的创业艰辛,仍然感慨不已。
邱振兴:我最初去昆山的时候(shíhòu),只找几十块钱的宾馆。没办法,要想(xiǎng)创业成功并不容易。
记者:宜春离(lí)昆山有多远?
邱振兴:我开车到(dào)昆山(kūnshān)要用9个多小时。在昆山我下午6点下班,员工提前帮我买好快餐(kuàicān),我用几分钟吃完(wán)就直接开车回宜春,在高速服务区里休息一会儿,第二天早上5点钟左右到宜春,然后简单睡3个小时,8点继续上班。我的执着和付出,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他们都愿意(yuànyì)到我这里来看病。
邱振兴走进(zǒujìn)敬老院进行口腔义诊
解甲不失青云志,浮沉犹抱赤子心。刚开始(kāishǐ)的(de)时候,事业发展虽然跌宕起伏,但邱振兴服务群众、报效社会的初心始终(shǐzhōng)没有变。在发展牙科诊所的同时,邱振兴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先后资助了18名贫困(pínkùn)大学生。这些年,他还坚持带领员工走进学校、社区、企事业单位,宣传(xuānchuán)口腔健康知识,并向残障(cánzhàng)人士、低保户提供免费看牙服务,对退役军人施行“八一折”的收费标准。
邱(qiū)振兴:其实(qíshí)打“八一折”是很(hěn)难的,因为我们已经把价格降到了很低,但是我还在坚持。我们还做了一个公益项目,为小孩子的牙齿做窝沟封闭,到现在做了有七万多颗牙齿了,都是免费的。
作为宜春市老兵宣讲团成员,邱振兴(zhènxīng)走进宜春学院讲述个人成长故事
这些(zhèxiē)年,军人出身的(de)邱振兴还(hái)把目光(mùguāng)聚焦在了困难军人家庭。2023年7月,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宜春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,邱振兴被推选为执行会长。他经常组织帮扶困难老兵、替烈士看爹娘(diēniáng)、走访慰问功臣模范等活动(huódòng)。2024年3月,在宜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,邱振兴参与创立了江西省首家军嫂学堂,定期开展插花、书法(shūfǎ)、合唱以及军娃夏令营等活动。谈起这些,邱振兴的眼神里满是欣慰。
邱振兴:有的(de)军嫂没有工作,主要是在家(zàijiā)照顾孩子,所以她们的生活比较枯燥。有了军嫂学堂(xuétáng),就会让她们变得充实,我们安排了八段锦、书法(shūfǎ)等活动。我认为军嫂是“大后方”,对家庭的稳定、孩子的教育等都有很大的帮助,所以这个(zhègè)项目得到了部队官兵和军嫂们的一致认可。
邱振兴出席宜春市人大(réndà)会议
作为(zuòwéi)宜春市的(de)人大代表,邱振兴近年来认真(rènzhēn)履行职责,积极建言献策。为了了解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,他走访了宜春中心城区十几个小区,多次(duōcì)组织居民座谈,为住建部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建良言、献良策。为了解决(jiějué)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,他先后走进6所中小学,现场调研发现问题,提出合理化建议,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。
邱振兴:我到学校食堂调研(diàoyán)的时候,把锅盖揭开,看看干不干净、有没有冲洗(chōngxǐ),每次我都(dōu)看得很细。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更加执着去对待每一件事情,这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很有意义。
时光无言(wúyán),岁月无声。今年51岁的邱振兴已经步入中年,但他(tā)工作起来依然步履匆匆、充满热情。凭借着军人的执着与拼搏,邱振兴的振兴口腔医院如今已经成为(chéngwéi)一家集医疗(yīliáo)、保健、教学、科研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,被九江学院、宜春(yíchūn)学院等学校指定为实习基地(jīdì)。2024年,邱振兴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。他说,绿色军营锻造了他的钢铁(gāngtiě)意志,他将继续奋斗,激励更多的退役军人和群众投身公益事业,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邱振兴:我会在事业(shìyè)上一如既往地去(qù)追求、去努力。作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”,我深知(shēnzhī)荣誉背后是更大的社会责任,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也希望向更优秀的退役军人学习。如何服务社会,如何反哺社会,这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。
(注:文中照片由(yóu)受访者提供)
本期《中国(zhōngguó)退役军人》专栏
作者:张建动 贾芳(jiǎfāng)
主播:胡铖铖(húchéngchéng) 宋波
统筹:孙杰(sūnjié) 邓曦光
监制:吕锡成(lǚxīchéng) 谭淑惠
江西省宜春市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事务局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(huānyíng)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(bù)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《中国退役军人》栏目系列报道“强国复兴,奋斗有我”今天播出人物纪实报道《从一名普通的部队(bùduì)卫生员到“全国(quánguó)模范退役军人”,他是如何做到的?》。采制:总台军事记者张建动、特约记者贾芳(jiǎfāng);播音:胡铖铖(húchéngchéng)、宋波。
邱振兴(zhènxīng),江西(jiāngxī)宜春(yíchūn)人,1974年出生,20世纪90年代初入伍到原陆军第21集团军某师,成为一名卫生员。服役期间,邱振兴爱军精武,努力学习各种医疗(yīliáo)技能,参与完成多次(cì)演训保障任务,荣立三等功2次。1994年,邱振兴退役回到家乡,凭借军人的(de)拼搏和(hé)敬业精神,创办牙科医院,经过多年的奋斗打拼和苦心经营,医院发展成为一家(yījiā)集医疗、保健、教学、科研等为一体的口腔专科医院,被多所医学院校作为实习基地。在事业发展的同时,邱振兴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和双拥工作(gōngzuò),荣获江西省“优秀志愿者”、“宜春好人”等称号,2024年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。
2024年(nián),邱振兴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
夏日的(de)江西宜春,微风和(hé)煦,波光粼粼的袁水河穿城而过。位于闹市区(nàoshìqū)的振兴(zhènxīng)口腔医院,以高超的医术水平和真诚的服务被患者交口称赞。这所民营医院的院长邱振兴是一名退役军人(jūnrén),与记者见面时,他刚刚忙完一台手术,顾不上脱下白大褂,就和记者聊起来。邱振兴个头不高、两鬓斑白,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,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的雷厉风行。邱振兴告诉记者,早在部队当(dāng)卫生员时,他就开始接触学习口腔专业。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,他的军人作风始终保持(shǐzhōngbǎochí)不变。
邱振兴:这些年,我(wǒ)凭借坚韧不拔的信心和毅力(yìlì),才把事情做好。每次想到(xiǎngdào)我是一名退役军人,我就会告诫自己不能失败。部队大熔炉的锻炼,让我成为一个坚强的人,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(dōu)能积极面对。
聊起曾经的部队生活,邱振兴一下子来了劲头,他的声音渐渐大起来,掩盖了医院里的嘈杂。他说,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退役老兵,受父亲的影响,他从小就有从军的梦想。20世纪(shìjì)90年代(niándài)初,邱振兴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色军装,前往原陆军第21集团军某师,成为一名卫生员。那时候,勤奋好学的邱振兴多次被送到军地医疗(yīliáo)部门学习医疗技术,在(zài)卫生员的岗位(gǎngwèi)上很快就能(néng)独当一面。在集团军组织的一次(yīcì)卫生员技能大赛中,强手如林,邱振兴取得第一名,荣立三等功。
邱振兴:因为我小时候身体不好,打了好多针,所以我对疼痛没那么敏感。我练习打针不像(bùxiàng)别人,别人是两个人之间相互(xiānghù)打,而我是自己给自己打,讲究“快、准、狠”。我打针比别人快很多,所以在上级(shàngjí)组织的专业比武(bǐwǔ)中取得了第一名。
1994年,邱振兴(zhènxīng)退役回到家乡宜春,有过部队卫生员经历的(de)邱振兴,打算在相关领域继续发展。为了提升专业能力,他一边依托成人学校学习,一边到广东从事相关工作,积累(jīlěi)了丰富(fēngfù)的实践经验。2001年,邱振兴萌生了创办牙科医院、为家乡人民服务(fúwù)的想法。可是,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,而是充满了艰辛。
邱振兴:主要是(shì)资金不足,我就跟设备生产厂商沟通,先垫付一部分钱,剩下的钱等我赚了(le)钱再付,在这段时间里我会按照银行利息(yínhánglìxī)一并支付。这样,医院才勉强开张,开始有四个人,后来走了两个人,他们觉得熬不住(áobúzhù)。
记者:2002年医院刚开业,不久(bùjiǔ)就遇上了非典疫情是吧?
邱振兴:是的,一开始几乎没什么病人(bìngrén),每个月的房租要一万多元。
记者(jìzhě):那时,就等于硬撑着。
邱(qiū)振兴:硬撑着。虽然医院最初的效益不好,但我坚持做到两点:第一是不裁员,我希望医生和(hé)护士来到医院后能够留下来。第二,我们要保证在疫情面前不出问题(wèntí),严格执行消毒制度。我在部队工作时就很(hěn)认真,我觉得人要有(yǒu)拼搏精神,这种精神在创业之初起了很大作用。
邱振兴(左)在聚精会神地(dì)工作
一年365天,邱(qiū)振兴基本没有休息日。不管多忙(duōmáng),只要穿上白大褂(báidàguà),邱振兴就一下子来了(le)精神。凭着军人一往无前(yīwǎngwúqián)的拼搏精神,邱振兴并没有在(zài)挫折面前退缩,他不仅要在江西宜春继续开办牙科医院,还要到外地开设牙科诊所。2004年,经过深入考察后,邱振兴只身前往江苏昆山谋求发展。借着国家经济发展、两岸经贸往来频繁的东风,经过艰辛的努力,不到(búdào)四年时间,邱振兴就在昆山创办了4个(gè)生意火爆的专科门诊。时隔多年,邱振兴回忆起当初的创业艰辛,仍然感慨不已。
邱振兴:我最初去昆山的时候(shíhòu),只找几十块钱的宾馆。没办法,要想(xiǎng)创业成功并不容易。
记者:宜春离(lí)昆山有多远?
邱振兴:我开车到(dào)昆山(kūnshān)要用9个多小时。在昆山我下午6点下班,员工提前帮我买好快餐(kuàicān),我用几分钟吃完(wán)就直接开车回宜春,在高速服务区里休息一会儿,第二天早上5点钟左右到宜春,然后简单睡3个小时,8点继续上班。我的执着和付出,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,他们都愿意(yuànyì)到我这里来看病。
邱振兴走进(zǒujìn)敬老院进行口腔义诊
解甲不失青云志,浮沉犹抱赤子心。刚开始(kāishǐ)的(de)时候,事业发展虽然跌宕起伏,但邱振兴服务群众、报效社会的初心始终(shǐzhōng)没有变。在发展牙科诊所的同时,邱振兴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先后资助了18名贫困(pínkùn)大学生。这些年,他还坚持带领员工走进学校、社区、企事业单位,宣传(xuānchuán)口腔健康知识,并向残障(cánzhàng)人士、低保户提供免费看牙服务,对退役军人施行“八一折”的收费标准。
邱(qiū)振兴:其实(qíshí)打“八一折”是很(hěn)难的,因为我们已经把价格降到了很低,但是我还在坚持。我们还做了一个公益项目,为小孩子的牙齿做窝沟封闭,到现在做了有七万多颗牙齿了,都是免费的。
作为宜春市老兵宣讲团成员,邱振兴(zhènxīng)走进宜春学院讲述个人成长故事
这些(zhèxiē)年,军人出身的(de)邱振兴还(hái)把目光(mùguāng)聚焦在了困难军人家庭。2023年7月,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宜春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,邱振兴被推选为执行会长。他经常组织帮扶困难老兵、替烈士看爹娘(diēniáng)、走访慰问功臣模范等活动(huódòng)。2024年3月,在宜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,邱振兴参与创立了江西省首家军嫂学堂,定期开展插花、书法(shūfǎ)、合唱以及军娃夏令营等活动。谈起这些,邱振兴的眼神里满是欣慰。
邱振兴:有的(de)军嫂没有工作,主要是在家(zàijiā)照顾孩子,所以她们的生活比较枯燥。有了军嫂学堂(xuétáng),就会让她们变得充实,我们安排了八段锦、书法(shūfǎ)等活动。我认为军嫂是“大后方”,对家庭的稳定、孩子的教育等都有很大的帮助,所以这个(zhègè)项目得到了部队官兵和军嫂们的一致认可。
邱振兴出席宜春市人大(réndà)会议
作为(zuòwéi)宜春市的(de)人大代表,邱振兴近年来认真(rènzhēn)履行职责,积极建言献策。为了了解城市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,他走访了宜春中心城区十几个小区,多次(duōcì)组织居民座谈,为住建部门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建良言、献良策。为了解决(jiějué)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,他先后走进6所中小学,现场调研发现问题,提出合理化建议,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。
邱振兴:我到学校食堂调研(diàoyán)的时候,把锅盖揭开,看看干不干净、有没有冲洗(chōngxǐ),每次我都(dōu)看得很细。我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更加执着去对待每一件事情,这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很有意义。
时光无言(wúyán),岁月无声。今年51岁的邱振兴已经步入中年,但他(tā)工作起来依然步履匆匆、充满热情。凭借着军人的执着与拼搏,邱振兴的振兴口腔医院如今已经成为(chéngwéi)一家集医疗(yīliáo)、保健、教学、科研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,被九江学院、宜春(yíchūn)学院等学校指定为实习基地(jīdì)。2024年,邱振兴被评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。他说,绿色军营锻造了他的钢铁(gāngtiě)意志,他将继续奋斗,激励更多的退役军人和群众投身公益事业,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邱振兴:我会在事业(shìyè)上一如既往地去(qù)追求、去努力。作为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”,我深知(shēnzhī)荣誉背后是更大的社会责任,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也希望向更优秀的退役军人学习。如何服务社会,如何反哺社会,这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。
(注:文中照片由(yóu)受访者提供)
本期《中国(zhōngguó)退役军人》专栏
作者:张建动 贾芳(jiǎfāng)
主播:胡铖铖(húchéngchéng) 宋波
统筹:孙杰(sūnjié) 邓曦光
监制:吕锡成(lǚxīchéng) 谭淑惠
江西省宜春市退役军人(tuìyìjūnrén)事务局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(huānyíng)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(bù)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