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不一样的毕业礼!十堰22岁大学生独自骑行川藏线

体育正文 148 0

不一样的毕业礼!十堰22岁大学生独自骑行川藏线

不一样的毕业礼!十堰22岁大学生独自骑行川藏线

当同龄人在毕业季为考研、考公或求职奔忙时,十堰22岁(suì)的大学毕业生刘屹龙选择(xuǎnzé)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为自己(zìjǐ)的青春加冕:单人单骑,穿越(chuānyuè)险峻的318国道,历时半个月、全程4500公里,直抵拉萨。这不仅是他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,更是一场关于成长与(yǔ)自我发现的灵魂洗礼。

刘屹龙在嘎隆拉冰川(bīngchuān)前留影。

孤勇(gūyǒng)启程:叛逆青年骑行川藏线逐梦

就读于湖北汽车工业(gōngyè)学院的刘屹龙身上带着鲜明的“独行”烙印。大学四年,测控专业的他成绩(chéngjì)稳居前列,经常获取奖学金,却鲜少参与社团活动(shètuánhuódòng);凭借摄影爱好发展副业,经济独立(dúlì),朋友圈却常显沉寂。毕业(bìyè)季的十字路口,当人潮涌向既定轨道,他内心那个“不一样”的声音愈发清晰:一场远行,一次冒险——目标,拉萨。

“我(wǒ)从小就有点叛逆吧,能自己做主的(de)事情一般都会随性来。”刘屹龙说(shuō)。决心背后是精打细算的筹备。心仪的机车落地3.3万元,改装又花了5000多元。这笔“巨款”源于(yuányú)他实习的工资、7年社会实践的积蓄,以及一次(yīcì)特别的“交易”——母亲以2万元“奖励”说服(shuōfú)他剪掉珍视4年的齐腰长发。近6000元的专业骑行装备,则是安全的重要保障。

出发前,刘屹龙坦诚地向父母说出他要独自骑行川藏线的想法,虽然父亲反对,母亲和(hé)外婆仍资助了1.5万元(wànyuán)旅资。他说这算借的,承诺日后归还(guīhuán)。

6月2日,迎着朝阳,这个(zhègè)倔强的青年跨上满载行囊的机车(jīchē),独自驶向雪域高原。

“虽然有借款兜底,但我决定(juédìng)还是先用自己的(de)钱,最后才用她们的。”刘屹龙表示,6月17日上午从拉萨回到十堰后,已经将剩余的近万元(wànyuán)钱还给了妈妈。

未剪去长发的刘屹龙(liúyìlóng)与父母合影。

风雪旅途(lǚtú):陌生人援手让他感觉很温暖

旅程并非坦途,最初的(de)兴奋很快被现实敲碎。崎岖(qíqū)险峻、人迹罕至(rénjìhǎnzhì)的盘山路让(ràng)刘屹龙初次领略到大自然的威力。而真正的考验在(zài)骑行第五天,刘屹龙到达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垭口,寒风如刀割般扑面而来,虽然穿着骑行服,仍感觉到寒意。只顾兴奋打卡的刘屹龙忽略了保暖,当晚抵达雅江民宿时,高烧、头痛(tóutòng)欲裂,浑身发软。误以为是严重高原反应的他挣扎着收拾行李,想连夜撤离。

就在这时,民宿老板娘笑着走来,摸了摸他(tā)(tā)滚烫的额头说:“小伙子,别怕,是发烧,不是高反。”她拿来两包头疼粉,耐心地劝他先留下观察一下再说。一位路上打过照面的大哥二话不说,翻出(chū)两粒(liǎnglì)布洛芬递到他手中:“别担心,喝了药(yào)好好睡一觉。”周围带着各地口音的摩友的关切(guānqiè)问候,瞬间驱散了高原寒夜的冷寂,也第一次真切地“撬开”刘屹龙自我封闭的硬壳。

第二天,刘屹龙的烧退(tuì)了。早餐时,不断有摩友关心询问他的状况。这(zhè)一刻,“在路上”的意义变得无比具体:独行并非孤立无援,而是以(yǐ)开放的姿态拥抱无处不在的善意。

此后的行程,刘屹龙不再执拗于(yú)“独自完成”。途经业拉山时,这里实行交通管制,他与(yǔ)素不相识的摩友们齐声高唱《蓝莲花》,歌声在山谷回荡;等待南迦巴瓦的日照金山时,他冻得瑟瑟发抖,一位陌生(mòshēng)路人递过来几片暖宝宝驱散严寒……这些细碎的温暖瞬间,悄然融化了他出发时的孤傲。他学会了主动帮队友检修(jiǎnxiū)车辆,甚至利用(lìyòng)专业测控知识优化骑行(qíxíng)导航系统、预订下一站酒店。

“原来(yuánlái)接受帮助不是软弱(ruǎnruò),是给彼此温暖的机会。”刘屹龙感慨,一路上与云南省的两位摩友结伴而行,不仅增添(zēngtiān)了很多乐趣,也让他更多地品尝到沿途各地的特色美食。

刘屹龙(中(zhōng))在旅途中遇到两位摩友。

雨过天晴:纳木错(nàmùcuò)美景洗去旅途疲惫

旅程的(de)(de)终点站纳木错,仿佛为刘屹(liúyì)龙准备了一场终极考验。出发时(shí)阴雨绵绵,山峦隐没于雨雾。刘屹龙套上皱巴巴的黑色雨衣,毅然前行。途中遭遇更猛烈的暴雨云团,冰雹噼啪砸在腿上,刺骨的寒冷几乎让他失温。支撑他紧握车把的,是对圣湖绝美景色的强烈渴望。

刘屹龙咬牙穿越雨云,在一家小店匆忙喝下一碗热汤暖身。放下碗的(de)刹那,刘屹龙惊异地望向窗外:厚重的乌云裂开(lièkāi)缝隙,万丈金光如(rú)利剑般刺破阴霾,洒在湿漉漉的大地上。

刘屹龙抵达湖边时,奇迹上演——天空骤然放晴!阳光慷慨地洒满湖面,碧蓝的(de)湖水波光粼粼,远处(yuǎnchù)唐古拉山(tánggǔlāshān)的雪峰倒映其中,壮美如画。

摘下头盔,刘屹龙感受阳光拂面,一路的疲惫与坚持,最终化作对自然伟力的深深赞叹,也为他(tā)的拉萨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(jùhào)。

归来(guīlái)的(de)刘屹龙深知,他已不再是毕业路口那个迷茫青年。山川赋予他豁达,陌生人的温暖(wēnnuǎn)教会他联结的力量。全程花费9167元(含6067元旅途开销、1900元机车(jīchē)托运(tuōyùn)和1200元返程机票)。向母亲和外婆借的1.5万元未用完,他还了部分借款,余款将以工作收入偿还。

“以前(yǐqián)觉得借钱(jièqián)是负担,现在明白,敢承担、能规划,才是真正的成年。”刘屹龙坦言,出发(chūfā)前对父母的反复叮咛曾感到不耐烦,旅途的艰险让他深刻体会到那份牵挂的珍贵。

6月28日,刘屹龙将踏上荆门的工作岗位,那辆陪伴他翻越千山万水的机车,正被托运回十堰(shíyàn),将继续陪伴他奔赴人生新的征程。它不仅是交通工具,更是一个见证者,记录着318国道(guódào)(guódào)上呼啸的风声、刺骨的寒冷、温暖(wēnnuǎn)的援手和雨过天晴的绚烂。“它提醒(tíxǐng)我,职场和318国道一样,独行或许可以很快,但懂得(dǒngde)接纳、协作与坚持,才能走得更远、更稳。”刘屹龙眼神坚定地说。

这场骑行,是(shì)他与青涩迷茫的告别,更是带着不甘平庸的锐气和对(duì)人性的信念,勇敢奔赴人生下一站征程的序曲。

(图片均由(yóu)受访者提供)

不一样的毕业礼!十堰22岁大学生独自骑行川藏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