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理健身达人,60kg→80kg,他的人生有多大变化?
华理健身达人,60kg→80kg,他的人生有多大变化?
华理健身达人,60kg→80kg,他的人生有多大变化?
在近日闭幕的华东理工大学第39届体育节暨校园健身健美大赛上(shàng),艺术设计(yìshùshèjì)与传媒学院2021级本科生梁之同,凭借雕塑般的健康体魄与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风采,荣膺(róngyīng)男子健身模特公开组第一名。
“人生的(de)精彩,不只在于体重的增减,而在于每一次蜕变时,灵魂的分量都在增加。”这是梁之同的健身哲学。从(cóng)龙舟竞渡的碧波到雪域(xuěyù)高原的哨所,从专业学习的深耕到健美赛场的较量,身高1.8米的梁之同,体重在120斤与160斤间(jīnjiān)起伏(qǐfú)变化,他体重、汗水与信仰的故事,是奋斗旅程的光辉见证。
2019年,只有(zhǐyǒu)120斤的(de)梁之同初入华理。在社团招新时,龙舟队队员们健硕的身姿深深吸引了他。“我也要成为(chéngwéi)这样的人!”他毅然报名,从此与龙舟结下不解之缘。
说起首日训练(xùnliàn),梁之同记忆犹新。瘦弱的他连划桨都难以掌控(zhǎngkòng),但陈家云教练的耐心指导,还有队员(duìyuán)们的热心鼓励,让梁之同倍加感动,并暗下决心改变。
餐盘里米饭堆成小山,蛋白质翻倍(fānbèi)摄入;集体训练(xùnliàn)次次到场,刮风下雨也要与搭档去健身房打卡训练……不说苦,不喊累,凭着这股(gǔ)冲劲儿,一年后,梁之同的体重悄然攀升至130斤。
大二,当辅导员王浛老师发布征兵消息时,梁之同火速报名,带着满腔热血踏入军营。2021年9月(yuè)至2023年9月,梁之同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(xībù)战区陆军某部,荣获“四有(sìyǒu)”优秀士兵一次并记嘉奖(jiājiǎng)两次。
初入部队,梁之同的(de)块头在战友中颇为显眼,体能出色(chūsè),做事干练,班长们一致评价他(tā)“精干”。为适应高原(gāoyuán)环境,他加强耐力训练,体重至(zhì)140斤,肌肉更加紧实。然而,当真正踏上5000米的喀喇昆仑时,缺氧仍让他头痛欲裂。可第二天,他背起20公斤的行囊,精神抖擞地跟上部队,开始了与冰雪为伴的戍边生涯。
作为工程侦察兵(zhēnchábīng),梁之同熟练掌握了工程测量仪器使用、无人机侦察和侦察报告绘制等技能,甚至创新了地理坐标转换的计算方法,让原本晦涩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,全连的计算能力因此提升(tíshēng)。后来,他又和战友合作打造了单杠、卧推凳等训练器材。梁之同颇为自豪地说道:“缺什么(quēshénme)(shénme)就自己做什么,一点点搭建我们(wǒmen)的‘高原健身房’。”
退伍复学后,梁之同重返龙舟队,再次融入那鼓声震天、桨叶劈浪的热血氛围。为了能够在龙舟赛中取得佳绩,他科学制定训练(xùnliàn)计划(jìhuà),在保持出色(chūsè)耐力的同时,通过系统增肌将体重提升至160斤。
相信彼此,为团队而战(érzhàn)。华理龙舟队以团结(tuánjié)拼搏的精神屡创佳绩(jiājì):勇夺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龙舟比赛(高校组)冠军,实现三连冠。
“退伍后,自己知道想学、要学啦。”返校后,作为校国防教育协会副会长,梁之同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(de)各类活动,荣获(rónghuò)校首届退役大学生士兵演讲比赛(yǎnjiǎngbǐsài)三等奖,夺得上海学子体育大联赛健身(jiànshēn)集体冠军。不仅如此,梁之同更(gèng)将挑战自我的精神延伸至健身领域。在许勤华教练的悉心指导下,他系统性地投入专业训练(xùnliàn),成功入选校健美(jiànměi)队。经过科学刻苦的训练,他的体重稳步增至160斤,肌肉线条日益分明(fēnmíng),体魄更显阳刚之美。作为主力队员,他多次代表学校出征各级健身健美赛事,每一次(yīcì)亮相都诠释着军人学子刚柔并济的生命力。2024年,梁之同荣获上海市第八届健身健美公开(gōngkāi)赛男子健身模特公开组冠军。
这是一个用汗水改写数据的故事。如今,他(tā)依然在科学追求着健康体重,因为他相信,每一滴汗水,都(dōu)是对生命最好的致敬。
来源:新民晚报(xīnmínwǎnbào) 作者:张炯强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